经纪人头像
查看电话

扫一扫 电话联系经纪人

等级:

打败了2.1%的同城经纪人

信息:2.4 服务:3.0
信息基础:2.4打败了2%的同城经纪人
服务水平:3.0打败了6.7%的同城经纪人

输入验证码

图片验证码
确定提交
二手房 个人信息 问答

朱博文的问答 大家都在问>

  • 请问现在的贷款利率是多少?

    答:银行一年的贷款基准利率为6%。 (1)贷款利率与贷款用途、贷款性质、贷款期限、贷款政策、不同的贷款银行等相关。国家规定基准利率,各银行根据各种因素确定差别贷款利率,即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或下浮。现行基准利率是2012年7月6日调整并实施的,种类与年利率如下:①短期贷款六个月(含)5.6%;②六个月至一年(含)6%;③一至三年(含)6.15%;④三至五年(含)6.4%;⑤五年以上6.55%。(2)银行贷款利率是根据贷款的信用情况等综合评价的,根据信用情况、抵押物、国家政策(是否首套房)、银行信贷资金紧张度等来确定贷款利率水平,如果各方面评价良好,不同银行执行的房贷利率有所差别,国家规定首套房利率下限为85折,银行贷款利率是根据贷款的信用情况等综合评价的,根据信用情况、抵押物、国家政策(是否首套房)等来确定贷款利率水平,如果各方面评价良好,不同银行执行的房贷利率有所差别,有些打折比较多,部分银行利率最大优惠可达85折,有些打折少甚至不打折。一般上半年信贷资金相对足一些,折扣会高些,下半年,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,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,有的1.1倍或1.05倍。

  • 不是本地户口可以按揭吗

    答:户口不是本地的是可以按揭贷款买房的。是不是本地人的贷款上没有什么区别。

  • 北京缴纳的公积金,现在能在武汉买房用吗?

    答:不可以,目前北京对于公积金的规定是,异地买房可以申请公积金提取,不能用公积金贷款。

  • 贷款利率

    答:从昨天起,很多银行开始执行最新商业贷款利率,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从2015年初的6.15%降到了如今的4.9%。2015年央行连续5次降息,随着商业贷款利率的调整,房贷利率也进一步降低。从今年1月1日起,贷款百万30年还款,比起2015年初每个月可少还780多元。

  • 购房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?

    答:你们签定的买卖合同是合法有效的,对方未办理小产证只能影响到所有权的转移,但不能否认定双合同的效力。如对方违约,你可以按合同要求对方返还双倍定金或者主张违约金,如何能维护自己最大化的利益建议你找律师帮你分析。

  • 公积金买房具体流程及注意事项

    答:住房公积金贷款前置条件包括内容: 城镇职工个人与所在单位必须连续缴纳住房公积金满一年。 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 1、借款人购买商品房的,必须有不少于总房价30%以上的自筹资金作为房屋首付款。 2、借款人有稳定的经济收入、信用良好、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。 3、夫妻双方都正常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的,只允许一方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。 4、一个家庭同一时间只能申请一次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一处住房。 5、贷款人须有本省(市)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留身份。 6、同意用所购住房做抵押。

  • 贷款后期多久可以一次性还贷款

    答:你要是等额本息,就是每个月都还一样的钱,这种呢,你要是提前还款最好在10年内,因为等额本息前期大部分都在还利息,你每个月2000块的还款中,有1800是利息。大约10年后你的利息还完了,就剩本金了,再提前还就没意义了。 要是等额本金的话,有钱了就随时提前还就行。

  • 以前有公积金,现在没了,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吗?

    答:如果新单位没有缴纳公积金的话,是不能申请公积金贷款的,如果现单位再帮你缴纳,也依然要按照连续缴六个月的标准。 如果你要提取的话,也要等停交两年后,凭离职证明将帐户余额提取

  • 个人所得税怎么回事

    答: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(自然人)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。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: 1.工资、薪金所得; 2.个体工商户的生产、经营所得; 3.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、承租经营所得; 4.劳务报酬所得; 5.稿酬所得; 6.特许权使用费所得; 7.利息、股息、红利所得; 8.财产租赁所得; 9.财产转让所得; 10.偶然所得; 11.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。 起征点为2000元。

  • 已解决 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有什么区别

    答:商贷是指商业贷款 公积金贷款是指职工住宅公积金贷款 两者的利率是相差很大的 公积金贷款的利率较低、商业贷款利率较高。 商业贷款利率高,基准利率7.05,公积金贷款利率低,4.9, 但是商业贷款容易贷,可贷款额度高

  • 请问购新房和二手房各有哪些费用和手续

    答:新房比二手房多了住宅维修基金, 二手房比新房多了个税、营业税等

上一页 1 2 下一页 >

112万房产专家

解答“房”事难题